关闭→
当前位置:求学君>演讲稿>说课稿>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

求学君 人气:1.57W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美术说课稿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美术说课稿范文集锦七篇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1

一、 说教材

1、教学内容:人民美术出版社六年制小学美术第一册,《谁画的鱼最大》

2、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应知: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应会: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隐性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3、重点:对鱼造型的把握

4、难点:对主体物与次要物体大小比例的掌握

二、说教案设计依据。

1、根据愉快教学原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思维会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2、根据课程理念设计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于教材中怎样呈现,是课程内容的设计是否体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标致。为此我以建构主义理念和课程改革目标为指导,更新教材观,打破旧教材模式,探索新的呈现教学内容模式,为学生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打好基础。

三、说教法和学法。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具有很强的学习潜力,学习的途径也多种多样,所以我在达成设计、应用这一块时,可采用多种方法。

1、将教学内容设计为案例学习,使学生知其是什么?了解材料、技法及形式特点和怎样创造出来的。通过案例教学使学生习得主导知识和技能以及美术学习的思维方法。并成为举一反三的典型。

2、把教学内容设计为问题学习,把知识设计成学习情境中问题,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在探讨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知识、内化知识建构知识。3、把教学内容设计成项目学习,使学生在富有情趣的学习情境中学习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设计。

1、听声音导入,再看课件,观赏海底的各类鱼。

目的是完成欣赏、评述。通过欣赏,评述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感受热带鱼鲜艳的色彩的美丽的花纹,形状,外形,环境。

2、欣赏农民画〈戏鱼〉。

目的:1、是丰富欣赏内容,体现人文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美术知识、拓展审美眼界。从未巩固知识点大小通过对比与衬托而产生。

3、鱼的大与小如何凸显这一点,让学生知道是在对比中产生。

4、课后延伸。

让学生不仅发现了美,还要创造美,明确大小产生于对比,以及关于鱼的知识点: 部位 花纹 外形 环境 。通过教师的演示,树立了学生学好美术的信心,为下节课做了很好的准备。“相信你们也能做得那么好,起到一个很好的延伸作用。

以上就是一年级美术:谁画的鱼最大 说课稿.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9课,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了解面具,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并且学会制作自己喜欢的面具,从而激发学生对面具这一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之情。

二、说学情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造型方面比中、低年级有了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观察能力、接受能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而且已经初步认识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会使用各种美术工具,体验了不同媒材的效果,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能大胆地表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他们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创造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面具的文化内涵以及造型特点,制作一个有表情的面具。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与讨论,了解面具的艺术特点,大胆描绘千奇百怪的面具,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面具的独特魅力,激发对中国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传的热爱之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不难分析出本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了解面具的艺术特点并制作一个面具。

难点:结合面具的材料和造型特点,制作一个新颖的有表情的面具。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提问法、讲述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PPT课件、面具图片等相关资料。

七、说教学过程

从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出发,我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具体环节如下:

环节一:激趣导入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融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播放视频《变脸》,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自由回答后,教师总结:丰富多样的面具愉悦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趣的面具还给我们带来了神秘趣味。由此引出今天的课题《有表情的面具》。

通过多媒体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

环节二:描述分析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观赏《盒子面具》,并提出问题:面具有什么特点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出面具的概念、特点。《盒子面具》可以看出盒子的五个面都有不同的表情,不同的面具传达出来的情绪也各不相同。在学生对面具有个初步的感知之后,我会继续展示《青铜面具》《古代非洲人面具》《古代印第安人面具》等面具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常见的制作面具的材料有哪些呢?面具又是如何表现情绪呢?通过图片的展示可以得出常见的制作面具的材料有青铜、硬纸、兽皮、木板等,并且可以通过对眼睛、嘴巴的夸张描绘来表现面具的情绪。

之后,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面具文化内涵的认识,我会播放视频藏戏选段,请学生思考:藏戏中的面具有什么寓意?面具由古至今发展到现在经历了什么?在这里我会设置一个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合作交流。讨论结束后我会让小组派代表进行回答,结合小组的回答可以得出面具寓意着吉祥,祈求神灵的庇护;面具在我国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其中藏戏已经列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中的面具具有浓郁的世俗倾向和民间色彩。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面具的趣味,了解面具的深层寓意,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三:示范讲解

美术课程同样具有实践性,所以我会示范面具制作的方法,重点讲解对表情的夸张表现,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剪刻、粘贴、彩绘等制作方法。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面具的制作步骤,为学生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四:实践展评

教育家弗莱登塔曾说:“学习的唯一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因此,我将布置这样的练习作业: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一个有表情的面具。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指导,积极的纠正学生存在的技法问题。在大部分学生创作完成的情况下,我会设置一个化妆舞会的场景,并引导学生对自己喜欢的面具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以鼓励、肯定为主,多从建议性评价出发,培养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活动五:小结作业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在此过程中进行升华情感,引导学生热爱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课后搜集外国的面具资料。

这一环节请学生主动分享收获,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真正践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探究更贴合学生学段的教学方法。最后的搜集资料的作业是为了让学生以课堂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使美术课堂与课外,美术知识与其他知识形成沟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八、说板书设计

为了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3

我执教的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第15课《模板上的艺术》。

版画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从古至今被广泛使用,本节课主要目标是学习漏印版画的基础知识和制作方法。了解漏印的特点和表现力。其重点是用漏印的技巧创作一幅漏印作品。难点是画面构思和布局安排。同时还要注意漏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开始,我出示实物T恤、杯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很形象、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漏印艺术的魅力。

为了是学生了解民间漏印,教师自然的将印制好的T恤和杯子使用过的模板,直观的展现给同学们,让同学们很自然的了解到T恤上的图案就是用它印制而成的。从而更加激起学生们创作的兴趣。

考虑到四年级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引导学生自由、大胆的去分析图例,并鼓励大家用简洁、概括的语言表达制作步骤,从而鼓励学生大胆的探究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后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进行了总结。

由于学生对民间的漏印知识,掌握不够好,对类似的作品见的少,所以教师在示范的时候,就漏印的整个步骤演示一遍,从强调制作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到演示完毕以后,教师为了让学生们更加深刻的对漏印过程有所了解,并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回答,加深对过程的了解。

在本节课中,画面布局是一个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突破这一个难点,教师将2幅作品展现在学生们面前,这2幅作品的布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幅规则有序、呆板,另一幅错乱有序、内容丰富。

在 引导学生欣赏书中学生作品的时候,教师将问题直接抛给学生,尊重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从画面内容、色彩、布局等方面分析学生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掌 握了多种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视野以及学社工的想象力,为下一步的制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 后引导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和师范,用漏印的技巧,鼓励大家制作一幅漏印作品,要求第一作品要独特、新颖而富有个性;第二印刷要完整、精美。教师将更多的时 间留给大家进行创作,教师在巡回指导的时候,嘱咐大家一定注意安全,同时也要设计出别具一格的作品,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大家大胆想象、独立完成衣服漏印作 品,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时刻关注能力较差的学生,并给与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在评价学生作品的时候,教师先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鼓励大家从构图、色彩、布局等方面分析同伴的作品,教师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作品,同时对个性的作品给予肯定,便于学生在以后的创作过程中不会出现不好的影响。

最后教师结合本课中学过的漏印的技巧,引导学生要学以致用,巧妙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美化我们的生活,是我们的生活更加充满阳光。更进一步的说明了漏印艺术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学生也认识到漏印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4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下面,我着重从说课标,说教材、说教学建议,说评价方式四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敬请指教。

一、说课标

本册教材以人文主题为显现,突出美术学习的艺术价值。本单元设计了“邮票寄深情” “ 书票藏情趣” “跳动的火花”三个课题,以学科知识技能为隐现,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注重艺术能力发展和审美情趣的培养过程.在课程设计中,从和小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选择人文主题,并注意单元主题的延伸与拓展.教材突出趣味性,游戏性,并注重过程与参与。

二、说教材

天地日月,方寸乾坤。邮票、火花、书签,在这些方寸之间,蕴含着无尽精彩。在这里有历史、阳光、雨露、美感…还有我们对生活的激情与热爱。

第二单元的主题是《方寸之间》,本单元通过“邮票寄深情”“书票藏情趣” “跳动的火花”三个课题,学生将学习剪纸,版画等艺术形式,通过欣赏学习剪纸、邮票以及有关的音乐作品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发现和感受剪纸、邮票、书签的美感,探究其制作的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设计、表演、创作等多种能力,让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跳动在方寸之间,让学生学会在方寸之间言志,在方寸之间抒情.

1、教学内容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单元属于“造型表现”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我们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我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认识领域:积极、主动收集、欣赏各种邮票,感受其中的历史与文化气息及其美的表现形式与方法.

操作领域:学习剪纸的表现方法,运用剪纸表达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尝试制作邮票图案.

情感领域:通过学习表现,唤起学生对民间美术的热爱.

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生活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当中,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因此,面对小学生开设民间剪纸课程,通过鉴赏和手工制作的环节,可以提升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和动手设计制作的热情。

2.教法和学法

美术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如何实现这一教学任务,教师教学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本单元重在挖掘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了以情境激励法为主的教学方法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以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景中,通过范例的欣赏,感受美的过程,去发现美,创造美。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可以进入状态。因此,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开设学习情境,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例如用音乐、动画等方式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比较、思考以及表达、表现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艺术感受力和想象力。

2、多媒体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已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课标》中也指出:“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教学”。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来配合教学,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将剪纸中运用的元素符号进行归纳并展示给学生看,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受,在各教学环节中不断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加到动脑的活动中来。使教学真正做到面向全体。

合理的处理鉴赏部分和手工制作的关系,挖掘美术课堂的文化内容。面对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适当的加入一些文化背景知识,弥补了单纯手工课的不足。所以,在这个单元手工课的导入部分加入对背景文化的讲授,用多样的形式让学生进入到文化情境中来。

学法指导: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叶圣陶先生的这一句话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 新《纲要》已指出在艺术领域,应关注的是学生情绪情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再根据学生的需要给予适时适当的技能指导。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教育就是引导、导出,因此教学过程就是“引”的过程,而非灌输。因此,对于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我的做法是:

1、引导合作探究: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掌握剪纸的一些基本技法,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运用课件出示了剪纸的做法步骤,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两个问题

1)、四折花边是怎样剪出来的?

2)、如果用分解图表现的话,你觉得应该怎样表示呢?

等学生讨论结束以后由每个小组选派一个代表上来汇报。通过这一环节的'教学,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于学生是自己经过 “观察—思考—讨论”这样的过程找到的答案,所以对这一知识会有一个非常深刻的理解。这样即让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得到了锻炼又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建议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也是儿童进入美术学习的起点。把生活中的事物引进课堂,是美术新课标中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的要求,使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联系,从学生的问题和兴趣出发,在生活中掌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兴趣,同时,感受生活的美.根据所教学生的特点,抓住新课程理念的一个点谈谈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建议.

活动一:畅游邮票天地

1. 学生收集各种邮票、火花,书签,欣赏和探讨有关邮票、火花、书签、藏书票内涵,感受方寸之间所记录的历史足迹及多彩的风情,了解邮票及火花、书签的收藏价值,体验收藏的乐趣。

2. 听配乐朗诵诗歌《乡愁》,感受乡愁与邮票中的情感联系。

活动二:剪纸邮票

1. 着重欣赏邮票中的剪纸形式,分析比较其运用的方法,了解民间剪纸艺术。

2. 学习运用阴刻,阳刻、阴阳结合刻的制作方法,尝试制作图案。

3. 启发学生交流自己的制作经验和感受,师生共同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4. 分小组进行讨论和研究,启发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收集邮票、书签上面的剪纸作品,在小组中展览或课堂中展示。

四、学生参与多种评价方式:

在本课的评价过程中,我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活动。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思路与想法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提建议最后由教师进行简短的评价。这样把空间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欣赏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5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第九课。课本开头便以一首明亮纯朴的儿歌,敲开了师生记忆想象的大门。教材中扑面而来的一大片飞翔形象,造型丰富、色彩亮丽,让人不由自主的有了飞起来的向往,也使学生很快能融入其中、乐在其中。这样优美的教材,应该是很利于学生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想象转化成一种艺术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完全可以不加限制地自由发挥。于是,在精心研究教材后,我将本课确定为综合探索领域,容纳的范围更广,可以说是对造型表现、欣赏评述等其他领域或多或少的都有所涵盖。另外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本课教材的意义也在于进一步矫正学生对美术的认识,打破美术就是“画画和手工”的旧观念,在学生心目中逐步形成美术是一种审美现象、一种文化、一种艺术行为、一种综合活动的理念。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丰富学生视觉触觉和审美体验,激发创造精神,发展实践能力等理念,我从以下三个层面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记忆展开想象,将自己“飞”在空中的姿态及看到的景象表现出来,提高造型能力、画面组织能力及想象创造能力。

2、过程体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想像,体验在空中“飞”的感觉,自由表达所见所想,体验美术创造活动的乐趣,并在其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

3、情感态度:丰富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我觉得本课不应该单纯的去教会如何学生画或剪贴飞翔的人物形象,而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造型进行有主题的想象制作表现和展示。所以本课教学重点就在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发挥自主性、创造性,感受更丰富的活动乐趣及审美心理体验。教学难点在于鼓励学生对表现形式进行大胆尝试、突破,采用与众不同的形式进行创作表现。

教法和学法:

教法上我采用创设情境、欣赏、谈话、展示、巡回指导等综合性手段,根据学生发展环节需要自由变化,重在积极主动的引导、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学法可根据教材特点及个性差异,通过观察、探究、合作、讨论、展示、评论等手段,进行综合创作活动。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你在生活都见过哪些会飞的动物?(各种鸟,蝴蝶,蜻蜓,蜜蜂等)除了动物还有什么东西能在空中飞?(飞机,风筝,火箭等)那么你在动画片上或神话故事中见过哪些会飞的东西?(精灵,仙女等)老师出示搜集的图片。你有没梦见过自己也飞上了天空?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在空中飞的感觉。(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用有关飞翔的话题,激发学生参与本课活动的欲望。

二、情境想象、感受与交流:

1、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你想怎样在天上飞呢?你想借助什么工具呢?你怎样才能让自己飞起来呢?(坐飞机,乘降落伞,坐在龙身上,长一对翅膀等)

2、闭上眼睛,表现一下自己在空中飞舞的样子。此时教师适时放上一段轻松飘渺的音乐,与学生一起体验飞翔的感觉,大家好象都已经真的飞上了天空,飞翔时师生之间可以进行谈话交流:你现在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你看到了什么?下面的风景美吗?

这一环节的情境想象,既拉近了师生距离,又让学生体验到想象世界中人与自然的情景交融,有利于激活学生创造思维。

三、自由表现,合作创新

学生朗诵教材上的儿歌,并欣赏优美的风景图片。

先要求学生进行自由尝试,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表现在空中飞的场面。然后小组交流做法,遇到困难可以讨论解决或者求助。此时教师可以对飞翔人物动态略做演示。

巡视指导时鼓励学生就手头已有的材料创造新的表现方式。如,想表现夜晚在空中飞的景象,可在深色纸上作业。拼贴时还可巧妙运用照片等。

这一部分教师对表现形式没提出过多要求,而是为孩子提供了可选择的广阔空间,让学生处于积极自然、无所羁绊的创作状态之中,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四、作品评价展示:

每个孩子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构思与创意,评价时可才用自评他评集体评相结合的方式,评出若干飞行明星、快乐天使、金点子大王、最新创意奖等等。

五、课后小结:

收集宇宙的资料,探讨人在空中飞行的可能性。如果人类能够克隆一对鸟类的翅膀在肩上,一定能够飞起来吗?

设置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后的拓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开放想象及探索欲望,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美术学习的生活化、多元化特色。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线描画:线描画是用线条的变化来描绘对象及其形体结构的绘画方式,是最古老、也是最原始的一种绘画方式,也是我国传统绘画的方式之一。线描画的绘画工具比较简单,可以用勾线笔、铅笔、油画棒、钢笔等,利用点、线、面来进行绘画,既可以对物象进行细致入微地刻画,也可以对物象进行简单地艺术处理;既可以进行造型训练,亦可作为艺术家表达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我班幼儿在通过简笔画的训练基础上,再进行线描画的练习,会使其绘画的精细方面和手眼协调方面,有很大发展。不仅提高幼儿的绘画能力。同时能提高幼儿专心做事的能力。更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幼儿在欣赏、工程部工作总结发现、感受线条美的同时,大胆进行创作,不仅能将幼儿零碎的经验加以提炼,而且与《纲要》中提倡的"教育生活化、生活教育化"的理念相吻合,同时在大班开展线描画,能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想象-发现-表现-创造"系列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促进个性的发展。所以,我把线描画作为这学期我班美术特长训练的主要内容。由此我设计此次活动。

二、说目标

1、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2、鼓励幼儿按自己的想象大胆创作,20xx党建工作总结发展幼儿的初步的创新能力。

3、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教育。

活动重点:学习用线条的形状变化和疏密排列来装饰鱼。

活动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和创作。

三、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海底世界》

2、画好的线描画作品、其他小朋友画的线描画鱼

3、欣赏老师的作品

4、白纸,铅笔

四、说教学方法:

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依据《纲要》的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

1、多媒体教学法。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观察欣赏演示,则更为简洁、生动,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本次活动设计中,我通过幻灯片的展示,让幼儿感受到鱼宝宝身上线条的纹样美、图案美;

2、观察比较法。观察法即运用观察进行教学的方法。通过观察,幼儿既形成准确的形体印象,又把握局部的细节特点。而在观察中进行比较,则能让幼儿更加直观地感受不同的创作手法带来的不同效果。本次活动中,为让幼儿直接感受点、线、面的疏密变化和规律性对装饰效果的影响,我采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让幼儿在观察比较三幅特征明显的线描画作品中,发现装饰过于繁杂、无规律,装饰手法单一、缺少变化都不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从而有效地突破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3、欣赏评价法。欣赏评价法指的是将幼儿不同特点的作品进行对比评价,肯定各自的特点。在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我采用欣赏评价法,在欣赏的同时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点评:

问题1、"你最喜欢哪个鱼宝宝?为什么?"使幼儿在审美的同时自然地习得经验,为下次经验迁移做准备。

问题2、"你是用怎样的线条和图案来装饰鱼宝宝的?"让幼儿用语言将自己的装饰意图表达出来,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在这一环节,教师和同伴的欣赏与评价能让幼儿体验到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小学美术说课稿 篇7

一. 教材分析

首先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生活中冷色》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冷色的色彩特点和所表达的感受。认识色彩冷暖的相对性。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正确运用冷色调画一幅画,初步了解冷色调的特点。

教学难点是:知道冷色调所表达的感受,提高色彩审美感受能力。

二. 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四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画、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1、激趣导入

首先我让学生欣赏一段音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春江花月夜》把学生带入音乐的世界中,让学生体会音乐带来的色彩感觉,为后面设计冷色做好铺垫,引出本课课题—生活中的冷色。

2、引导启发

了解生活中的冷色,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了解生活中的冷色”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先感受什么是冷色,然后寻找生活中有哪些冷色。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然后我设计了一个小测试,让学生自己区分冷暖色,以此来引出色彩的相对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试着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上到这里学生都会有一点疲劳的感觉,注意力开始分散,所有我随之设计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自己判断画面的冷暖,也以此来检测学生的学生情况。在这些画中我有意选择了几幅冷暖色兼具的画,引导学生探讨冷色调画中有暖色出现,有什么作用?然后就是画法的不同表现,尝试不同的画法,体会不同造型特点的乐趣。

3、大胆创作

设计一个情境,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创作,在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符合本课的要求。在整堂课中,播放音乐,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4、展示 交流 评价

我接着设计了展示交流评价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5、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自己家中哪些物品是冷色,哪些又是暖色的?把自己的成果与家人共同分享。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TAG标签:#七篇 #说课稿 #美术 #集锦 #范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