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求学君>快乐学习>教学反思>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求学君 人气:5.78K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的好教材。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阅读。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一】

今天,学校教研活动在我班进行,我上的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这一课的教学着重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课后觉得课堂设计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

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抓住关键词了解句子的意思。

没想到在交流汇报时,不经意的我看到学生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竟告诉我,他们小组采用列算式来理解:(10+1)>10快;10-1<10慢,这样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这是语数学科间多么巧妙的结合啊!他们在讲述过程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句句在理,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更惊奇的喜悦还在后头,彭玉阳同学告诉我:“我觉得伽利略的思考过程太复杂了,只要这样理解既简单又明了,同时从高处落下,10磅重的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那么当10磅重铁球落地时,1磅重的铁球还悬在半空中,这显然是不可能。可见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这种理解是那样的通俗易懂,让我难以置信,此时此刻我深深的领悟到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三、通过演示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地让学生利用实物演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四、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课堂是没有完美的。同样,这一课的教学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在感受伽利略认真思考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时候,学生还是没有很清楚地理清楚两个推论的意思。课后,我在思考是自己操之过急了,这个推论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复杂,会给他们带来一些思维上的混乱,教师期望学生能跟上自己上课的节奏,而不是去适应学生的程度。也许,多给学生点时间思考,多让他们读读文本,这个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把课堂归还给孩子,这样老师也会轻松很多。这节课,我看到了学生们的风采,原本以为孩子的表达能力会有些欠缺,可是在这节课上,我发现了每个孩子的亮点,让孩子们有话可说就是这节课的成功的地方。但是,课堂上,有些地方处理得还是欠妥当,如:学生在汇报时,有的同学不明白的时候应让学生向汇报者提问,这时负责汇报的学生就成为老师,耐心地把自己的理解展示给同学,帮助同学解决问题,这就会让学生更了更高的参与热情。

由于教学经验有限,很多不足之处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发现并改正。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培养小学生的分析能力、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但是,要让生活在今日的中国儿童理解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的精神,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根据本文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充分发挥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下面是我对《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教学反思。

处理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

一、细读文本,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我设计的意图在于通过抓住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让学生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事实上,学生也达到了这个教学目标,对于伽利略的勇敢就更加佩服不已了。

二、这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比较热烈,原本以为这篇推理性较强的文章比较枯燥,学生可能不怎么感兴趣,但事实上,合理安排了教学步骤,学生对整个教学的思路也和清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三、课堂作业本上的小练笔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伽利略试验成功后,人们会怎么说呢?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而不仅仅只能说出“伽利略太棒了,太厉害了”之类的语句。比如,伽利略的学生会说什么?那些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会说什么?那些嘲笑过伽利略的人又会说什么?这样学生们富有创造性的回答就产生了。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的难点在于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学习他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好品质。我把这一难点抛给学生,以小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没想到在交流汇报时,我看到了学生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学生竟告诉我,他们小组采用列算式来理解:[(10+1)>10快][10-1<10 慢],这样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这是语数学科间多么巧妙的结合啊!他们在讲述过程是那样的有条不紊、句句在理,这真是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理解是那样的通俗易懂,让我难以置信,此时此刻我深深的领悟到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孩子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物。”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反思【三】

本月底学校开展了“新聘教师讲课比赛”的活动,我参赛的课题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虽然在授课之前我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但由于经验不足、教法简单机械,所以留下了许多遗憾。现将本堂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朗读少

如何实现有效的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大难点,虽然前一段时间我们教研组针对这一问题开展了教研活动,大家作了许多探讨,但在教授本课时我依旧忽略了朗读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我会更加注重朗读教学,让各种朗读形式发挥各自的作用,使课堂充满朗朗的读书声。

 二、评价单一

面对问题不同,难度不同的回答时,我总是用“好”,“真好”,“真聪明”等几个简单的词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单一,平淡的方式没有发挥评价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忽略了学生亲自参加试验的作用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用具比较简单,原理也比较易懂,完全可以让学生亲自体验,但我为了节省时间,直接用课件作了演示实验,而忽略了学生亲自参加试验的作用,即激发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板书缺乏灵活性

课文中讲述的三件事情很简短,学生在口述回答的过程中完全可以随机灵活板书,但我为了省事,提前写好用纸遮了起来,此举显得很多余。

也许一堂课总是要留下遗憾,但我希望能通过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使这种遗憾越来越少。


TAG标签:#教学 #着地 #反思 #铁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