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求学君>快乐学习>毕业论文>谈语文学习中的合作与探究论文

谈语文学习中的合作与探究论文

求学君 人气:2.02W

新课程赋予了教师工作新的内涵,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地走进课堂,师生互动、互补,使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使学生的观察、实验、交流有足够的空间,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谈语文学习中的合作与探究论文

一、支点——合作、探究的关键

所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握文章的支点,即学生学习文章的切入点、突破口。教材中的支点往往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事物……有时是明确的,有时是虚拟的,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精彩”和“糟糕”、《童年的发现》中的“发现”、《鸟的天堂》中的“天堂”等等。教师可先帮助学生找准支点,走入教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抓住文章重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动机感,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在教学《林海》一文时,先让学生把握文章的支点——“亲切与舒服”,接着让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组学习。文中出现过几次“亲切与舒服”的句子?作者每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再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三次亲切与舒服之感联系起来的,从而认识到:这三次感受虽然都是亲切与舒服,但是一次比一次强烈。我觉得教学时师生共同抓住学生讨论的热点,抓住关键——文章的支点,引导学生学习,坚持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把握了文章的关键因素,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这样,使语文学习真正达成了认知和情感体验的统一,使学生的学习处在连续不断的探究之中。

二、旋转——合作、探究的途径

文章的内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我们把教材看成一个球体的话,文章的支点便是球心。让学生沿着球心——文章的支点,走入教材,围绕球心转动这个球体,那么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就能顺利地进行。

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课堂教学亦然。动,才有生机;动,才有活力。如何使球体定位旋转,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重在揭示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知识的创新过程,注意探究活动的`规律和技巧。

例如:教学《索溪峪的“野”》一文时,我紧紧围绕“野”这一支点展开教学,接着引导学生分组学习:

①导游组:假如你是一名出色的导游,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迷人的索溪峪,并将索溪峪迷人的风景介绍得令游客心向神往?(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②游客组:喜欢做游客的同学结伴而行。请你们做好旅游的准备,带上相机,去游览风光秀丽的索溪峪。当你陶醉于大自然美景中时,你一定会按动相机,留下你的身影。把你拍摄到的照片取上名字,配上恰当的文字说明,送给你的好朋友(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分组学文后组织全班交流,谈谈自己做导游或做游客后的感受,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索溪峪的山和水,在你的眼里还仅仅是山和水吗?它们是一个充满了灵气的孩子、充满了朝气的青年,率真而不加修饰、不饰雕琢,用自己的纯真荡涤着游客的胸怀。人们来到索溪峪就会把感情赋予这美丽的山川,自己仿佛成为大自然的宠儿……我认为就此利用合理的方法定位旋转球体——文章,使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到有效的落实,使教学的旨趣更多地体现在“过程、思维、方法”等方面,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而教师则是穿针引线的“向导”、平等对话中的朋友,从而构建起轻舞飞扬的课堂氛围。

三、向心——合作、探究的目标

在师生共同转动球体——探究教材的同时,重在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中心,突现球体的心轴,形成向心,让阅读教学与学生现有的能力倾向相吻合,注重教材的适切性——重点的适切性、情感的适切性,以达到合作、探究的最终目标。

由于合作学习解放了学生的嘴,人人参与,所以课堂氛围融洽而热烈,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产了生愉悦,师生由互动、互补,达到了共享、共进。

例如:教学《争画》一文时,可针对学生讨论的热点:怎样的画?为什么争画?争画的理由?争画结果如何?体现三位名人的哪些品质?引导学生讨论,说说根据,让学生从互补性的交流中明白了三位名人互敬互重、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对艺术的追求、深厚的文化底蕴等共性。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把握中心,切准要点,突现心轴,形成向心,达成了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

总之,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是学习方式的三个维度,能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享受语文,并做到师生心意相通,课堂教学才有生命力。这正如叶圣陶先生对教育本质的论述:“把某些精要的东西化为自己的血肉,养成永久的习惯,终身以之,永远实践,这才是对于做人真有用处。”我觉得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体验中自主地完成对知识、体验的构建,才能使学生在和谐诚恳的交流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TAG标签:#探究 #语文 #论文 #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