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求学君>快乐学习>毕业论文>谈中小企业的三四级市场营销策略

谈中小企业的三四级市场营销策略

求学君 人气:1.44W
谈中小企业的三四级市场营销策略
内容摘要:中小企业在二级以上市场不断受到大品牌的挤压,市场份额不断萎缩,利润不断走低。目前,许多中小企业都向三四级市场渗透,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必须充分了解三四级市场的营销环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行业产品的特点制订出适合的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传播策略、人员策略等。
  关键词:中小企业 三四级市场 营销策略
  
  近几年,中小企业在二级以上市场不断受到国内国际大品牌的挤压,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现有渠道成本越来越高,利润不断走低,新品的推广已经不能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因此,许多中小企业都向三四级市场渗透,但操作的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这就要求中小企业必须充分了解三四级市场的营销环境,制定出适合的营销策略。
  
  三四级市场的营销环境分析
  
  (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特征
  跟风消费明显。表现为“四跟”,跟广告、跟风向、跟促销、跟年节。乡镇消费群体的消费学习能力差,对品牌信息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加上购买产品频率低、选择余地小,几乎很少购买替代性的产品进行体验比较。消费学习能力差导致跟风消费,彼此间交往多、交情深、信任感强、容易接受彼此信息,在乡镇市场上常常看到一股一股的消费热潮。除此之外,他们判断名牌的标准是广告的数量而不是质量,依靠广告选择商品,依靠名气“曝光度”选择品牌,铺天盖地的传单、墙体广告恰恰最有效。
  意见领袖推动消费主流。意见领袖是主流消费群体,存在着潜在的、主动的消费欲望,把握好这个群体可以诱导消费,而跟随消费群体则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被动,攀比心理和面子消费产生了消费驱动力,通常会选择价格相对低廉的替代品。三四级市场的意见领袖是一部分先富起来的群体,他们通过打工逐渐接受城市消费文化,并向城市生活标准看齐,成为推动消费的生力军。
  品牌意识淡薄。消费者品牌意识相对淡薄,经销商主推什么品牌,什么品牌的销售就大,推力占到主导地位,销售的好坏不在于拉力有多大,而在于终端的推动热情有多大。消费者从众、攀比心理较强。而且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更多地显示出一种集体性,一旦有人接受新产品或新品牌,很有可能引起大规模的品牌转换。
  (二)渠道特征
  商业、流通业发展滞后。渠道环境发育不成熟,传统的百货商场、供销社已名存实亡,新型的商业形态基本上没有发展至此,少见大型商场和商超,一般有一两家左右经营状况稍好,在当地也非常有影响力,部分地区已有一些以日用品为主的超市,当地的销售形式主要以个体户、专营户为主,参差不齐的杂货店是渠道构成的主体,老板们表现为“四小”,钱匣子小、买卖小、胆子小、地方小。
  经销商资金实力普通较弱且经营观念落后。经销商营销模式保守,80%以上属于“夫妻店”模式,基本上是等客上门。资金薄弱,规避风险更强调资金和商品的周转率,不愿意过多地压货,看重单品销售利润;由于其销售能力有限,对厂家的政策要求不高,只追求单位产品的销售差价产生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利润;对批发商依赖性强,三四级市场的经销商在售后、物流、终端建设和传播能力方面都较薄弱,与厂家的距离较远,较为依赖批发商,经销商一般是从地级代理商或省会城市代理商处进货,这些县级经销商大部分想和厂家直接打交道;终端对企业的要求相对简单,主要是培训、引导及销售辅助支持。
  (三)传播特征
  传播难度较大。由于三四级市场小且分散,传播需要投入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传播效果在短期内不明显,一二级市场惯用的传播手法在三四级市场不管用。
  传播以口碑为重。城镇地域广袤,目标受众的区域分布相当分散,造成分销成本居高不下,营业推广举步维艰。但乡镇消费群体在沟通上却相对集中,居民间有着千丝万缕的亲缘关系,加上闲暇时间充裕,交往、沟通比较多,从传播的角度来看,口碑是农村最有效、成本最低的主要传播途径。